# 【Java】JVM内存回收
# SafePoint检查
Safepoint 可以理解成是在代码执行过程中的一些特殊位置,当线程执行到这些位置的时候,线程可以暂停。在 SafePoint 保存了其他位置没有的一些当前线程的运行信息,供其他线程读取。这些信息主要为线程上下文的任何信息,例如对象或者非对象的内部指针等等。一般这么理解 SafePoint,就是线程只有运行到了 SafePoint 的位置,他的一切状态信息,才是确定的,也只有这个时候,才知道这个线程用了哪些内存,没有用哪些内存;并且,只有线程处于 SafePoint 位置,这时候对 JVM 的堆栈信息进行修改,例如回收某一部分不用的内存,线程才会感知到,之后继续运行,每个线程都有一份自己的内存使用快照,这时候其他线程对于内存使用的修改,线程就不知道了,只有再进行到 SafePoint 的时候,才会感知。
安全点检查,确认当前线程的运行信息。
GC 一定需要所有线程同时进入 SafePoint,并停留在那里,等待 GC 处理完内存,再让所有线程继续执。像这种所有线程进入 SafePoint 等待的情况,就是 Stop The World。
在 SafePoint 位置保存了线程上下文中的任何东西,包括对象,指向对象或非对象的内部指针,在线程处于 SafePoint 的时候,对这些信息进行修改,线程才能感知到。所以,只有线程处于 SafePoint 的时候,才能针对线程使用的内存进行 GC,以及改变正在执行的代码。例如 OSR (On Stack Replacement,栈上替换现有代码为 JIT 优化过的代码)或者 Bailout(栈上替换 JIT 过优化代码为去优化的代码)。
参考资料: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61710652 (opens new window)
# SafePoint的放置
openjdk 中,安全点的实现位于 openjdk/hotspot/src/share/vm/runtime/safepoint.cpp 中。
HotSpot 为例,什么地方可以放置 SafePoint 或者什么地方能放置 SafePoint?
- 理论上,在解释器的每条字节码的边界都可以放一个 safepoint,不过挂在 safepoint 的调试符号信息要占用内存空间,如果每条机器码后面都加 safepoint 的话,需要保存大量的运行时数据,所以要尽量少放置 safepoint,在 safepoint 会生成 polling 代码询问 VM 是否要“进入 safepoint”,polling 操作也是有开销的。
- 通过 JIT 编译的代码里,会在所有方法的返回之前,以及所有非 counted loop 的循环(无界循环)回跳之前放置一个 safepoint,为了防止发生 GC 需要 STW 时,该线程一直不能暂停。另外,JIT 编译器在生成机器码的同时会为每个 safepoint 生成一些“调试符号信息”,为 GC 生成的符号信息是 OopMap,指出栈上和寄存器里哪里有 GC 管理的指针。
参考文档:https://blog.csdn.net/Candyz7/article/details/127526703 (opens new window) https://blog.csdn.net/WZH577/article/details/109782827 (opens new window)
总结:
- SafePoint 可以放置在每条字节码的边界,不过会带来较大开销;
- 在 JIT 编译的代码中,在所有方法返回之前以及无界循环回跳之前放置 SafePoint。
无界循环,即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跳出的循环。常见的有
while(true)
、无跳出明确跳出条件的for
以及使用long
来表示循环次数等。比如:
for (long i = 1; i <= 1000000000; i++) {
boolean b = 1.0 / i == 0;
}
2
3
在 java1.8.131 或者以上的版本, 在 JVM 运行参数中加上
-XX:+UseCountedLoopSafepoints
参数,可以强制在可数循环中创建安全点。这样的操作可以让所有线程提前进入安全点,触发碎片化的 GC 而不是累积变成 full GC
,这样也是优化的手段。
# STW的机制
线程在阻塞之前需要生成 OopMap(Ordinary object pointer Map,普通对象指针 Map)。没有 OopMap ,就需要扫描整个运行栈,查找根对象。OopMap 更像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策略,牺牲小部分的空间用来存储对象指针,避免了遍历扫描栈所带来的时间消耗。因为相比内存的价格,降低 GC 延时明显更重要。
在 STW 之前,要开启 SafePoint;若开启 SafePoint,则要将 polling_page 物理页属性变为不可读。在 Hotspot 中,有 SafepointSynchronize::begin
函数,其中有一行代码 os::_polling_page
。
如果 os::_polling_page 对应的物理页属性是可读的,这段代码并没什么特殊意义。但是如果是不可读的,读的时候就会触发段异常,对应的操作系统信号:SIGSEGV 。
JVM 捕获了这个 OS 异常,并进行了处理。所有的线程都是在这个地方 STW 的。
参考文档:https://www.jb51.net/article/235673.htm (opens new window)
总结:
- 开启 SafePoint,修改 polling_page(轮询页)为物理不可读。
- 其他线程进入 SafePoint 会去读取 polling_page;
- 读取时会触发段异常,对应的操作系统信号为 SIGSEGV;
- JVM 捕获异常并进行处理,使线程阻塞在当前位置。
# 并发清除阶段
在 JDK 1.5 中,出现了** CMS (Concurrent 一Mark 一 Sweep)收集器**,这款收集器是 HotSpot 虚拟机中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并发收集器,它第一次实现了让垃圾收集线程与用户线程同时工作。CMS 收集器采用的是并发回收(非独占式)。
并发清除( Concurrent一Sweep)阶段:此阶段清理删除掉标记阶段判断的已经死亡的对象,释放内存空间。由于不需要移动存活对象,所以这个阶段也是可以与用户线程同时并发的。
CMS 采用的是 Mark Sweep 方式清除,会造成内存碎片,那么为什么不把算法换成 Mark Compact 呢?
因为当并发清除的时候,用 Compact 整理内存的话,原来的用户线程使用的内存还怎么用呢?要保证用户线程能继续执行,前提的它运行的资源不受影响嘛。Mark Compact 更适合“Stop the World”这种场景下使用。而 CMS 为了实现低延时,就会尽量避免 STW ,故采用 Mark Sweep 的方式。
垃圾回收器的选择:
- 如果你想要最小化地使用内存和并行开销,请选Serial GC;
- 如果你想要最大化应用程序的吞吐量,请选Parallel GC;
- 如果你想要最小化GC的中断或停顿时间,请选CMS GC。
参考文档: 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51409098/article/details/126739012 (opens new window)
# G1回收器
因为 G1 是一个并行回收器,它把堆内存分割为很多不相关的区域(Region) (物理上不连续的)。使用不同的 Region 来表示 Eden、幸存者 0 区,幸存者 1 区,老年代等。
G1 GC 有计划地避免在整个 Java 堆中进行全区域的垃圾收集。G1 跟踪各个 Region 里面的垃圾堆积的价值大小(回收所获得的空间大小以及回收所需时间的经验值),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列表,每次根据允许的收集时间,优先回收价值最大的 Region。
由于这种方式的侧重点在于回收垃圾最大量的区间(Region),所以我们给 G1 一个名字:垃圾优先(Garbage First) 。
# GC如何释放物理内存
GC 要想释放内存,必定需要通过 JVM 将 Java 应用的内存占用归还给 OS ,这样才能降低物理内存占用。
GC 执行标记完毕,下次分配内存的时候,就能够分配到被标记的地址。 这属于非常惰性的操作,实际内存占用上并没有达到降低内存的效果。如果后续分配的内存比较少,那么内存将会迟迟得不到释放,影响性能。
对于内存实际占用上,依赖于 JVM 的底层调用。
对象占用内存的清除,在应用和操作系统之间,还有个“内存二道贩子”,叫malloc。在应用释放内存之后(即 JVM 执行 GC 之后),就会触发 free 操作,但是 free 操作之后,内存也不一定就真的还给操作系统了,可能是还给内存二道贩子了。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实际占用的物理内存并没有降低。
这些内存二道贩子的实现,常见的有 arena、glibc、ptmalloc、ptmalloc2、jemalloc 等。
glibc:高地址的内存没有被回收掉,低地址的内存不允许被回收。 jemalloc:是一个能够快速分配/回收内存,减少内存碎片,对多核友好,具有可伸缩性的内存分配器。
JVM 在启动时保留内存并向操作系统请求额外的内存,直到达到配置的任何限制。它以块增量的方式执行此操作,一次请求 MB 或更多内存,因为从 OS 逐字节请求内存效率非常低。
批量操作,思想类似于令牌桶。一次性请求批量,避免频繁请求触发系统调用。
在 Java 中,如果需要手动操作,使用堆外内存,主要通过 Unsafe 类来实现。可以通过反射调用获取到 Unsafe 类并且调用 unsafe.allocateMemory()
和 unsafe.freeMemory()
方法。
void* os::malloc(size\_t size, MEMFLAGS memflags, const NativeCallStack& stack) {
...
u_char* ptr;
ptr = (u_char*)::malloc(alloc_size); //调用C++标准库函数 malloc(size)
....
// we do not track guard memory
return MemTracker::record\_malloc((address)ptr, size, memflags, stack, level);
}
2
3
4
5
6
7
8
主要底层就是 C++ 的标准库函数 malloc
函数。
如果在使用 gdp dump 出内存信息之后,发现使用到了本地内存,而且不是用 unsafe 分配的本地内存,那么就可以判断是自行调用了 C 库来分配内存。
参考文档: https://blog.csdn.net/u012804784/article/details/123124325 (opens new window) 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70730532/article/details/124734986 (opens new window) https://www.codenong.com/54267714 (opens new window) https://blog.csdn.net/xmtblog/article/details/118004663 (opens new window) http://t.csdn.cn/SD5BW (opens new window)
# Java加载so解决方案
SO 文件就是动态链接库,都是 C/C++ 编译出来的。与 Java 比较它通常是用的 Class 文件(字节码)。
通过 Java 函数 System.load 进行全局静态的 so 加载/卸载。业务场景有对 so 实现动态加载/替换的需求,但 Java 并没有直接动态加载 so 的机制。
在 System.load 以及 ClassLoader.java 中:
public NativeLibrary(Class<?> fromClass, String name, boolean isBuiltin) {
this.name = name;
this.fromClass = fromClass;
this.isBuiltin = isBuiltin;
}
2
3
4
5
没法通过 System.load() 重复加载同名 so 或者直接动态替换 so,也没法在 Java 层拿到 dlopen 返回的句柄,所以我们没法在 Java 代码层实现 so 的动态加载。还有一种做法是先卸载 (System.unload) ,再加载 (System.load) ,但这个过程不是无损的。
实现动态加载,可以参考:https://cloud.tencent.com/developer/article/1005860?from=15425 (opens new window)
JVM 支持启动的时候用环境变量来指定内存分配的 so 文件。为了实现修改 Java 使用的内存管理库函数,我们可以拿到指定需要的库函数,打包成 so 文件,最后在 SystemPath 中链接上,修改启动参数即可。
<dependency>
<groupId>xxx</groupId>
<artifactId>engine</artifactId>
<version>1.0</version>
<scope>system</scope>
<systemPath>
${pom.basedir}/lib/xxx.jar
</systemPath>
</dependency>
2
3
4
5
6
7
8
9
启动参数,我们需要指定为 java -Djava.ext.dirs=./lib -jar target/xxx.jar
。这样就完成了 so 文件引入了本地 jar 包,使用指定库函数完成了默认函数的替换。
参考资料: https://www.likecs.com/show-204352481.html (opens new window)
# OS最大支持的内存
最大支持内存和操作系统有直接关系,即使是 64 位处理器,使用 32 位操作系统支持的内存也最多为 2 的 32 次方,就是 4G。在 Windows32 位操作系统中最大只识别 3、25 到 3、 75 之间,根据 Windows 版本不同而不同,而 64 位操作系统的寻址能力就是 2 的 64 次方。也就是 17179869184G。只是理论值,实际中不会用到这么大的内存。
这指的是 OS 理论上支持的内存值,包括 Virtual RAM 。
# Java中虚拟内存和实际内存
使用 Top 命令,可以查看 Java 应用内存占用,有 VIRT 和 RES 两项。
- VIRT 是虚拟内存空间:虚拟内存映射中所有内容的总和。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。
- RES 是驻留集大小:当前驻留在 RAM 中的页数。在几乎所有情况下,这是 在说“太大”时应该使用的唯一数字。但这仍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数字,尤其是在谈到 Java 时。
参考文档:http://events.jianshu.io/p/169f84d933a7 (opens new window)
# 虚拟内存
进程消耗的虚拟内存是进程内存映射中所有内容的总和。这包括数据(例如,Java 堆),还包括程序使用的所有共享库和内存映射文件。在 Linux 上,您可以使用 pmap
命令查看映射到进程空间的所有内容。
虚拟内存是一种在不扩大实际内存容量的情况下,让内存看上去能放下更多程序的方法。这是怎么做到的?
在虚拟内存技术出现之前是将完整的程序从外存(如磁盘)读入内存中,但是现在虚拟内存不这么做,虚拟内存技术将一个完整的程序切割成多份,当 CPU 要执行这个程序时,内存先把该程序的第一份送入 CPU,然后马上又问磁盘拿同一个程序的第二份内容,然后再送入 CPU。这样做就使得内存中可以出现更多的程序头(程序的第一份),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占满整个内存。
说到这里其实还没讲到虚拟内存最精髓的地方,“虚”到底虚在哪?虚拟内存和实际内存都存储着多个程序头(被切割出来的第一份),但是虚拟内存胆子很大,他敢记录实际物理内存中没有记录的程序头。所以在容量上看,虚拟内存比实际物理内存要大很多,“虚”就是“比实际更多”的意思。你可能觉得很奇怪,虚拟内存表里记录了在实际物理内存不存在的程序头,那 CPU 是怎么从实际物理内存中读到不存在的程序头的?这个简单,CPU 只会盯着虚拟内存表看,不会再管实际物理内存里有什么,当 CPU 在虚拟内存表里调用了一个在实际物理内存中不存在的程序头时,物理内存马上去外存(磁盘)里找这个程序头,然后把物理内存中不常运行的程序头踢出去(后台应用被 kill),将 CPU 需要的程序头放到这个空的位置上,供 CPU 使用。另一种情况是如果 CPU 要使用的程序头刚好实际物理内存里有,那就直接用。
参考文档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2243865/article/details/122493634 (opens new window)
- 虚拟内存存储程序头,使有限的物理内存能启用更多的应用;
- CPU 只监听虚拟内存表,查看程序头实际存储位置,决定是从外存(磁盘)还是内存(RAM)中读取程序头。
- 如果程序头不在物理内存中,需要由物理内存根据程序头内容,从磁盘中获取并且读入 RAM 中。若此时内存不够,则会淘汰内存中不常运行的程序头。
全文记录于 2022-11-20。
在 11-19 时与 @Slowlysee 探讨(单方面教学) 之后,系统性学习了相关的知识,记录了其中的关键与难点问题。